- 時間:2022-04-22
- 點擊:1398
- 來源:甘肅日報
新甘肅·甘肅日報記者 田麗媛 通訊員 朱婷婷
時下,行走在平涼市崆峒區(qū)的田間地頭,但見原本雜草叢生的撂荒地變成了平整的土地,村民們正在地里忙碌,播撒希望的種子。
近年來,隨著農民外出務工、進城落戶,一些農田被閑置撂荒,如何處理撂荒地成為急需解決的問題。
崆峒區(qū)在土地流轉上做文章,探索出了“龍頭企業(yè)+合作社+種植大戶”示范帶動模式,流轉撂荒地進行花椒、杏樹等多樹種種植,既整治了撂荒地,也有效利用了土地資源和實現了農業(yè)產業(yè)發(fā)展。
2018年,崆峒鎮(zhèn)西溝村村支書朱學帶領村委會班子成員每人投資5000元,以農戶入股土地的方式種植了600余畝花椒、杏樹和桃樹,如今已實現掛果,并進行了分紅。
2019年,朱學又創(chuàng)辦了崆峒鎮(zhèn)西溝豐源種植農民專業(yè)合作社,走出了一條壯大村集體經濟的新路子。
“我們村有45戶人家入股西溝豐源種植農民專業(yè)合作社。平時我在合作社打工,一天能掙100元,年底還有分紅?!蔽鳒洗宕迕裢踝谛阏f。
荒地有人管、有事做、有利圖,極大地調動了農戶的種植熱情,還吸引了個體承包荒地。
近幾年,崆峒區(qū)各鄉(xiāng)(鎮(zhèn))和村里聯(lián)合整治撂荒地,引進新品種,扶持農戶承包大片土地種植蔬菜、水果。
四十里鋪鎮(zhèn)七府村村民陳維虎利用村上撂荒了十幾年的山地,栽種了6000多棵寶石核桃樹?!皩毷颂覙浞N成活率高,不僅綠化了山頭,還鼓足了錢袋子。”陳維虎說。
據悉,2021年,崆峒區(qū)共摸排撂荒地5.26萬畝,通過高標準農田改造、土地流轉、購買社會化服務、親友代耕代種、自種、村集體收回6項措施,整治撂荒地3.79萬畝,整治率達到72%。